暮秋时节,江苏淮安金湖县银涂镇五星村的芡实田里,碧绿的叶片在水面上舒展,形似“鸡头”的青紫色果实即将成熟,等待采摘。这小小的芡实是村里人的“金豆豆”,这些年靠着芡实,村里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已达160多户,带领大家富起来的,正是村里的“田秀才”——金湖县五星水生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涛。
乡村振兴,人才为要。2019年,江苏在全国创新设立乡土人才职称评价制度,目前全省已累计评审产生4批852名张涛这样的“教授级”乡土人才。他们像一颗颗“金种子”,在希望的田野上破“土”飘香,带领技艺传承、带强产业发展、带动群众致富,释放乡村振兴强大动能。
激励“田秀才”,让“土专家”嬗变“产业人”
“技术是带领大家的底气,产业化是则是致富的关键。”张涛回忆说,当初,高中学历的他到省农科院学习芡实种植技术,带领101户农户成立合作社,投资近500万元成立芡实加工厂,投资1000万元建起水产品加工大市场。一步步走来,真的带动村民们奔向了小康,现在村里“千万富翁”达到20多户、“百万富翁”也有100多户。
去年12月,张涛获评江苏省第三批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。“刚开始人社局推荐我,我都搞不懂这个职称有什么用,还连摆手说我不需要。”张涛坦言自己从来没想过,一个在农村摸爬滚打的人能被评为专业技术人才。但获评一年来,他才知道这不仅是荣誉的认可,更有来自各界“真金白银”的支持。银行贷款资金额度变大了,利息变低了,市里面举行的农副产品展销会也一定有他的一席之地……张涛细数自己得到的“好处”,“水产局、农科院的专家们平时还经常给我技术上的指导和帮助。可以说从技术、资金、渠道等方方面面都受了益。”
还有许多“张涛们”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从1990年承包土地到现在的土地流转,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手工操作到全程农业机械化,从小打小闹19亩地到1500亩的种植面积,从靠天吃饭到良种良法科学种植,于冬娟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“农民”。作为启东第一个家庭农场——冬娟家庭农场“掌门人”,于冬娟今年8月获评江苏省第四批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,完成了从一名普通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再到“乡土教授”的蝶变。
71岁的溧阳市天目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安扣,1973年开始学蚕桑,已经扎根农村40多年,是那个年代的“新农人”。2005年,他组建了溧阳市天目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在专业从事蚕桑、茧丝绸产品研发、生产、销售的同时,还进行集蚕桑技术技艺培训、蚕桑文化研学教育、蚕桑文化休闲旅游。这些年来,已推广蚕桑面积3000多亩,助农增收1亿多元,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“特色富农”的蚕桑新丝路。获评正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的他,更坚定了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,把成果留在农民家中”的夙愿。
烧饼制作师、种粮大户、制茶高手、印染专家……江苏深入挖掘乡土人才资源,构建乡土人才评价激励机制,给予乡土人才充分的尊重,一批批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正式获评正高级和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。在这样正向激励下,越来越多的“土专家”嬗变“产业人”,带动农村发展、村民致富。
化身致富“领头雁”,土里也能“刨黄金”
进入10月,宿迁泗洪县青阳街道秦沟村,200亩的阳光玫瑰已被采摘完毕,马兵带着果农们操作施耕机,边松土边将腐熟的有机肥翻耕入土,为翌年丰产打好基础。
瘦高的马兵是泗洪县团圆大枣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,他曾成功繁育出优良品种——“泗洪大枣”,参与编纂“泗洪大枣高产栽培技术”“无公害泗洪大枣栽培技术规程”“泗洪大枣地方标准”。在他的带动下,2010年泗洪全县大枣种植面积达8000亩,辐射全县10个乡镇,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6000人。
“农产品种植的品种和种类,包括农业发展的样态,要跟上市场发展的变化。”2014年起,合作社开始试种阳光玫瑰。“阳光玫瑰对精细化管理要求很高,不同品质的售价天差地别。”马兵娓娓道来:为保证葡萄的香甜度口感,就不能让果树疯狂结果,从花絮期就要开始修剪,花絮上要剔除多余的花,只留5厘米左右的开花长度,之后还要请专人疏果,才能保证甜度和脆度……
记者看到,马兵的办公桌上摞着厚厚一沓学习资料,既有他自己打印的《阳光玫瑰商品果全程简明管理手册》,也有今年7月刚出版的《阳光玫瑰精品高效栽培》。除了自学,马兵还虚心和专家、同行交流请教,并给相邻的果农传授经验。
受他影响,儿子马锐大学毕业后,也回到合作社,还成了社里的技术骨干,指导周边900亩园子的阳光玫瑰种植。100多户果农在父子二人长期指导下,渐渐掌握了秋施基肥、疏花疏果多项技术。科学的种植管护技术让他们尝到了“甜头”,阳光玫瑰收益每亩最高达5万元。
如今,乡村振兴正如火如荼地展开,乡村巨变日新月异,背后离不开这些扎根农村的乡土人才队伍,他们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,成为乡村振兴的“领头雁”。更难得的是,“领头雁”飞起来了,却主动飞回“山窝窝”,在曾经哺育自己的沃土上继续耕耘。
“荣耀再多,我还是个农民。”于冬娟说,“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,是农民就得下田”。水稻分蘖期,是稻纵卷叶螟、稻飞虱和纹枯病的易发时期。那段时间,于冬娟和爱人杨永金每天下午5点多到田里,杨永金操控无人机给稻田撒药,于冬娟则在田头的车里给无人机电池充电,再用电动自行车送到杨永金手中。夫妻俩互相配合,每天都要干到晚上12点。“累是累了点,不过无人机效率高,1000亩田,三四天就可以全部撒完药。”
来自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,江苏农业机械化水平已高达88%,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65%。而在冬娟农场,这两项数据均超过95%。“农业生产投入大,周期长,风险高,但近年来政府对农业如水稻种植补贴、农机补贴、仓储烘干设备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,农场才能不断抵御风险。”于冬娟说,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,农场还朝着农业精品化的方向发展。农场1000亩稻田里,650亩都种植了金香玉1号、南粳5055、秀水2号等优良品种。通过良种良法提升农产品价值,真正实现了“土里也能刨黄金”。
带动乡村振兴,既要“塑形”也要“塑魂”
“对我来说做好乡村振兴,就是要把乡土文化传承下去。”龚琦出生在泥人世家,已经是第7代传人,如何把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传下去,是她一直忧心的问题。
无锡惠山泥人作为一门传统的手工艺,多年来因为缺乏创新内驱力而逐渐式微。开讲座、办体验班,让惠山泥人进学校、社区、工厂,每年非遗传承人、江苏省传统技艺技能大师龚琦都要花不少时间到各地传播泥人文化。龚琦还收了四位徒弟,毫无保留向他们地传授技艺。让她欣慰的是,年轻人在传统技法之上,带来了很多新的想法。
和龚琦一样,采访中不少乡土人才表示,推动乡村振兴,既要“塑形”也要“塑魂”。
从一名乡村染坊的小学徒,到正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,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吴元新习惯了学校、染坊、博物馆三点一线的生活。他立志把近6万余件蓝印花布、绞缬、蜡缬、彩印花布、南通土布等纺织印染类实物遗存进行分类、编号、整理、拍照、断代等工作,建立相关资料的数据库档案,对蓝印花布这项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艺术进行脉络梳理。
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,我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推动乡村振兴。”吴元新被南通大学特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的院长,近五年来,他通过公选课、讲座、非遗体验课程及宣讲活动,累计线上线下授课学员达十多万人。此外,他还通过举办培训班的方式,培养了来自20多个省份的400余位非遗传承人群。“我希望的是,课程结束后,学生们各自回乡发光发热,解决当地就业问题,让非遗扶贫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。”吴元新说。
“我生在农村,又回到农村。感谢这个时代,让我能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事业当中。”南京雨花茶第五代传承人、南京盛峰茶业的掌舵人陈盛峰感慨,夫妻一同获得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称号,对他们是莫大的鼓舞,“我们都希望将雨花茶技艺传承下来。”更让陈盛峰高兴的是,去年公司获评江苏省十大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,省人社厅还配套了100万元的项目扶持资金。“南京3万茶农,哪怕只有3000人掌握了技艺,茶产业都可以兴旺起来。”他认为,江苏有很多的能工巧匠,乡村振兴要结合江苏特点,做好技艺传承。“农民有了一技之长,才能不被淘汰,农村也才能变得更好。”
呼唤更年轻的乡土人才“生力军”
“乡村建设还是需要更多年轻生力军啊!”张涛感慨说,一直想利用电商平台对外推广自己的产品,无奈对电商的了解少,下一步打算跟村里谈合作,准备做大电商平台,把销量再“提一提”,这就需要年轻人的助力。但和城市相比,乡村创业吸引力还差了太多。“应该多鼓励在外做得比较好的年轻人回乡创业,还要经常组织能返乡创业的人培训学习,通过政府扶持提高乡村吸引力,让返乡创业成为新潮流。”张涛建议说。
“培养年轻的传承人,比卖出多少产品重要得多!”吴元新认为,政府部门承担着“输血”的功能,给一部分的扶持资金或免费培训。但要想让古老文化“活起来”,唤起乡村文化振兴,必须要有“造血”的功能。
不难看出,招引更多年轻人来到乡村,培养更多年轻有技能的新农人,成为“乡土教授”们共同的愿望。他们,也正在身体力行地努力着。
“我们已经成功搭建‘科技研发+实训基地+农民培训+技艺传承’的传承模式。”夏安扣向记者一一历数,公司着力打造了一支实力较强的乡土人才师资队伍,已培养5名博士生、1名硕士生、32名具有专业知识的乡土人才技术骨干、85名各类生产操作能手。公司还成立农博技术培训中心,举办“果、叶两用桑的高效栽培技术”“高效省力化养蚕技术”“智能化低温烘茧关键技术”等各类培训班,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已超过1500人次。
“我给自己定了个‘小目标’。”夏安扣希望,到2023年,培养懂理论、会研究、能操作的实干型“乡土专家”人才队伍20名以上,各类技能操作能手50名以上,选择8-10名有潜力的乡土人才进行扶持创业,同时帮助扶持8-10个回乡大学生及年轻人进行创业。“我相信,更多新时代的‘田秀才’就在这些年轻人当中。 【编辑:陈文韬】
X 关闭
Copyright ? 2015-2018 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75
邮箱 : 435 226 40@qq.com